然而,教育部在學校這個區塊仍有很大的推動與進步空間,正如全國教師會指出的:職涯探索、補救教學(不要提到補救,就完全歸諸任課老師的責任)。
適性輔導不能少 親師幫教部上課
2011-6-20 22:48 作者:張舒涵 (轉載台灣立報) (點閱原文)
【記者張舒涵台北報導】口口聲聲支持12年國教,教育部卻對高中職免試入學、學區的規劃朝令夕改。全國教師會20日召開記者會,指出教育部「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、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實施方案」多處照舊計劃,要求應針對國中的適性輔導部份,請專人負責職涯試探輔導,補救教學應提出策略交流平台與資料庫。全教會呼籲教部應確實編列一年2百億預算,按部就班為12年國教打基礎,若做不到高中職優質化,更別談免試入學。
未完整規劃 方案成空包彈
全教會憂心教育部與民眾陷入考試與入學的漩渦,難以自拔。他們強調,12年國教經費若不增加、私校辦學方式照舊、明星高中轉型方向不明、技職教育體系產業發展規畫不完善,最主要的是國中沒有強化適性輔導、職業試探及補救教學,12年國教最後恐僅剩下補助私立高中職,其他方案都是空包彈。
透過全教會12年國教小組多次討論,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指出,小組分析教育部研擬的「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、適性輔導及品質提升實施方案」中,關於訂定國中藝能及活動課程教學、建置教師員額管制系統、提升教學品質等方案,都是舊方案,並沒有針對12年國教推動深入研議。
全教會理事長劉欽旭20日召開記者會,針對十二年國教規畫的實施方案與目前現況,痛批教育部一再輕率發言,根本不清楚規劃將會如何運作。(圖文/黃士航)
劉欽旭指出,目前校園輔導人力僅有學生行為生活輔導,以及班導師輔導,對學生職涯發展並不專業。他認為,教育部應研擬一套學術、職涯性向測驗,推出職涯探索課程;另外,應增置具備「全球職涯發展師」證照的職涯輔導師,以駐區服務模式提供國中諮詢。
宜加強宣導 提供家長資訊
劉欽旭以美國為例,由政府召集的專業輔導團隊,在寒暑假提供學生免費參加適性輔導活動,活動結束後追蹤訪談,讓學生及家長更瞭解職涯發展。他提到,教育部技職司已有不少優良宣導材料,但多數學校並無妥善運用,導致學生及家長對技職學校不夠瞭解。他建議技職司與國教司密切聯結,讓這些研發的材料物盡其用。
雖然目前心測中心針對國中生提供「適性化職涯性向測驗」,12年國教專案小組研究員石啟瑤卻指出,根據幾位國中老師試用結果,網站有規格限定,並非電腦都能下載使用,也有老師表示,有測驗分數但未實際運用在輔導上,也沒有後續追蹤機制;更有輔導室根本不懂如何使用職涯檢測。劉欽旭質疑,這樣的職涯性向測驗機制是否能運用在12年國教上,恐怕心測中心要更開放,與其他機構商討,而非單打獨鬥。
設教學平台 落實補救計畫
如何強化補救教學?劉欽旭認為,應研發能力檢核工具,補救教學策略應配合不同學科與學習者,發展各別補救教學系統、資料庫以及補救教學經驗教學平台;另外,各校應研擬「補救教學計劃準則」對補救教學的對象、時間、地點、方式、師資條件進一步規劃,最重要的是「不能收費」。他認為,判斷學生是否需要進行補救教學,老師可從學生平時表現判斷,教育部提出針對國一、二生進行診斷性測驗並非解決之道,反而徒增學生壓力。
對此,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贊成增加專業的職涯發展師,目前台北市已有不少高中職在暑期舉辦營隊活動,提供國中生瞭解未來升學方向,他認為教育部應大力支持,讓全台學生都能參加,增加職涯探索機會。他建議國中逐漸減少必修課程、增加選修課程,學生可透過選修課探索興趣。對於補救教學,謝國清建議,檢測工具除了要能檢測出學生能力之外,也應間接檢測教師的教學狀況,能加強輔導有教學困難的老師,對學生執行補救教學,一舉兩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