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語在國小三年級正式排入學校課程,小朋友的學習反應如何?
今年我們的小三學生已經在外面有補習的大約三分之一,全體同學大致的學習慾望很濃厚,所謂有在補習暫時領先的同學表現也很積極,即使有些得意(不要說驕傲),但不會表現不屑從字母學起。
開學至今過了一半多,很清楚哪些孩子開始在落後。 上課剛開始,大家很大聲朗讀發音口訣或唱著發音歌,他(她)們也許嘴巴念著,手忙著,或連教材都沒拿出來,那,僅有兩堂課的複習功夫(當然他們在家不會唸英文)就沒了。
除了有些嘴巴很難停下來的孩子外,BS是極端的特例,如果他靜靜的把小玩具放在桌上把玩,就要謝天謝地(要是去惹他可能沒完沒了),前天,才向班導報告上課狀況:不知為什麼,所有的小朋友都聽故事笑成一團,BS彷彿在另一世界,不受影響。班導說,音樂課他也對著遠遠的同學大飆髒話,實在、、、。在非常關注與鼓勵下,他仍然時好時壞,很難轉向。 今天從進教室,就看到他不停的辱罵同組對面同學(全班很專注唱歌謠喔),終於那位同學站起來大發脾氣,又是回罵又是摔東西。我只能委勸,HZ,你很棒,不要讓BS影響你上課。
從交來的作業最容易看到哪些人落後,就只有這麼點點寫的功課,字母還放不好位置,缺交好多作業、、、,只有和班導商量,除了寫聯絡簿外,能不能讓他們下課補寫或放學後留下來補寫。然後呢,這類少數孩子的習性改得了嗎? 就是他們嗎?才一開始就落後,這不是補救教學的問題,他們在每一學科都表現幾乎類似的學習狀況,他們大部分不是學習緩慢型的孩子。 因為有兩位上資源班的孩子表現得好極了。
哪些人一開始就落後?簡單歸類,一、散漫不專心的人格特質 二、家庭因素。如果要提升他們,除了需要學校能提供一對一或一對二的補救教學型態,還要能緊迫盯人,否則,效果實在、、、。
低年級或中年級在學英文和高年級很不一樣,企圖心較強,把英文當趣味較多,前提是,英文老師必須用正確的語言學習方式來引導。高年級最可悲的是,在外面參加了補習班,號稱我已經學到國一或國二等等的,拿填充題請教老師,可是他們的有些基本能力卻遠遠未能跟上,比如未能辨別字母的發音(有位陷入死背單字的孩子,堅持聽寫簡單的發音單字時,老師必須講中文意思,否則寫不出)。
如果有學校考慮降低英語的學習年級,千萬不要用同樣教育部審核的那類型教科書,所謂以主題情境式為每一課的架構,在聽說能力為主之下,融入讀寫的能力(所以,一定要反對教育部的降低學習年級,課程落在他們手上就完了)。 要用語言學習的正確架構需求來找大方向,在接觸審訂教材前應該先熟悉辨識字母與自然發音技巧(意思是審訂教材的設計太爛了)。 反過來,主題情境只能當做搭配的工具。聽和說重不重要呢?基本上,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會不斷的給予聽和說的機會,如果我說,『讀』最重要,聽和說是英語課中自然而然存在的,但是沒有『讀』的能力,就不能往前走,這樣是不是比較清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