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真是擲地有聲的好文,與你分享。(轉載2012-08-30台灣立報)

嚴長壽:主動積極 才能成就未來

【記者鄭諺鴻台北報導】「教育不是填鴨式,而是啟發式。」教育部30日的部務會報邀請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,以「我的台灣想像」為題,從自己求學生涯到求職過程,強調每個人生階段的關鍵在於自己的心態,應用主動、積極的態度去面對。

「是『能者多勞』還『多勞者能』?」教育部長蔣偉寧在致詞時表示,一個人的能力如果足夠,多做點事情當然沒問題,但如果能更「主動」幫忙,協助周遭有需要的人,自然就會被看見,多勞的人在關鍵時就能脫穎而出。

嚴長壽也舉例,回到家主動洗碗、工作場域主動幫忙,用主動的心情做事,這樣誰不會喜歡你呢?他說40年前在美國運通上班的第一個職務是傳遞,經由不斷學習,甚至周末還加班,後來變成萬事通,用最真誠的服務打動客戶,讓老闆改變以學歷用人的標準。

嚴長壽說,台灣的大學過剩,未來有一半將面臨淘汰。台灣去年出生人口只有16萬,遠低於30萬大學新生名額,他認為優勢科系應菁英化,而不是一昧招生,導致學習品質下降;弱勢科系則該適時縮編,符合目前就讀人數需求。


▲教育部30日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以「我的台灣想像」為題演講,他認為主動積極的態度,將使自己在職場更具競爭力。(圖文/楊萬雲)

 

▲教育部30日邀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以「我的台灣想像」為題演講,他認為主動積極的態度,將使自己在職場更具競爭力。(圖文/楊萬雲)

「考試引導教學」是目前台灣的教育走向,嚴長壽說,大部分的學校和家長都告知孩子只要讀書就好,但品格教育卻沒人教導。他表示,別以為只有有錢人才會縱容,在貧窮家庭中會讀書的孩子不少也被呵護著,不用洗碗、掃地等,只需把書讀好,卻不曉得做人處事道理才是最重要,顯然價值觀明顯偏差。他也擔心,技職教育的升等和傳統填鴨式的考試教育,會抹煞學生創意,也可能犧牲偏鄉學生學習教育。
教育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,台灣技職教育只靠業界學習並不足以把台灣推向未來,必須要用有更高的角度來看待,可參考國外的教育政策。嚴長壽說,有些科技大學從學院轉成大學,強迫核心價值改變,硬加兩個不專長的學院,請了非專業系統的老師,而這些老師也是決定學校未來方針的投票人,這樣的教育核心建構是有疑慮的,學校教育應該回到起初的核心價值。

嚴長壽強調,教育不是注水入壺而是點亮蠟燭,要點亮心裡的蠟燭而非強迫填鴨,應該從中發掘天賦。他認為,台灣教育改革要從老師開始,改變以考試為導向的教學,例如美國的教育網站有提供線上課程觀看,如果英文夠好表示視野越開闊。
從時間積累到教育淬煉,方可成就出人才。嚴長壽提醒年輕人要同時具備雞婆與負責任的心,用多元的角度來看事件,在走向社會之前應該要擁抱很多的夢想,給自己訂定未來的方向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ndyET 的頭像
    sandyET

    sandyET小木屋

    sandy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