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小一的成績通常大家都很高分,經過中年級,開始差異出來了,進入高年級,更是明顯。
從高年級成績已大致可看出孩子的資質,尤其數學這個區塊。
但是還不一定看得出性向。
國小高年級成績可約略分為前、中、後三個區塊,隨著家長的態度,孩子學習狀況,國高中還有很大的移動空間,有可能的情況是,孩子好像一直差不多而已,她的同學有人的學習上不去了,相對,孩子就可能愈來愈好。

回到這篇文章,成績只是學習或教學的檢視之一,看太重就是得不償失,負面作用往往很大。
家長的關愛呢?學習的興趣呢?
學校的考試大多屬於「智育」的層面,我們的孩子是不是其他方面可能有興趣,將來能有成就呢。
家長願意敞開心胸鼓勵與支持嗎?


另眼相看:關注成績,得不償失
 
2011-9-22 21:37 台灣立報

 

■洪致翔
不久前,任職於安親班的友人提到學生的狀況:剛升上五年級的小珊請求安親班老師代替在小考作業簿上簽名,安親老師問她為何不讓家長簽,小珊回答:「媽媽下班回到家已經很晚了,沒空簽。」安親老師追問:「那麼,老師現在打電話給媽媽,徵求同意後才能代簽。」「不要!」小珊驚慌地阻止準備撥電話的安親老師。「為什麼?」「這樣媽媽就會發現我的小考成績了!」「然後呢?」「會被媽媽修理。」

透過閒談回溯小珊過往的言行表現,發現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是第一次發生——每次遇到與分數有關的話題,小珊總是特別焦慮,甚至連課後的評量練習,小珊都常提心吊膽地向安親老師苦求「拜託不要把分數寫出來,只要把錯誤批改出來就好了」,顯然,小珊陷入了一種常見的狀態:關注成績數字,更甚於關注「我學會了沒有」、「哪裡不懂、為何不懂」等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。這樣的心理狀態(或者說,看待學習與成績的態度)看似平常、甚至不少人覺得無可厚非,但卻相當容易帶來意料外的負面效果。

首先,對當下的課業學習而言,由於注意力的聚焦點偏向成績而非學習過程,平時的學習行為模式便容易功利地偏向投入「考試會考的部分」。姑且不論「學問之所以成為學問」的精髓能否經過現行的紙筆測驗充分展呈、檢驗,這樣的學習行為模式即已流於偏頗狹隘。況且,一旦學生成績不理想,此番態度與對成績的焦慮,常妨礙學生靜下心來追溯學習歷程、細思自身需要補強的學習環節為何。

再者,對未來的學習而言,關注成績甚於學習過程的態度,亦易使學生在接觸新的學習內容時,「對未來測驗成績的焦慮」學習的專注度便開始受到焦慮的干擾,「展開新一階段的學習」亦從而不再有任何愉悅或探索未知之樂可言。而當「成績甚於學習過程」的態度增殖蔓延,其可能吞噬的便不只是對學科新內容,而是對一切新事物的學習熱忱;甚至可能使學生從此對「接觸或學習新事物」不自覺地排斥、抗拒。

除了學習態度上的影響,「關注成績甚於學習過程」的態度亦能使品格教育僅有的成果加速崩毀——當學生心中只惦記著成績表現,出現「既然無法提高自己的成績,就設法降低別人成績」的想法自然稀鬆平常之至;試圖藉塗改、謊稱遺失甚或偽造家長簽章等方式遮掩成績更不足為奇。

對許多家長或教師而言,成績是代表學習成效的主要甚至唯一指標,然而倘若特意關注成績而忽略學習過程中的諸般細節與瓶頸,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恐怕遠超過單純的「成績低落」。
(文教工作者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ndyET 的頭像
    sandyET

    sandyET小木屋

    sandy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