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公教人員的退休
因為有參加公保
退休時依年資可領回一條養老給付
養老給付的部分享有18%優惠
這個制度在民國84年廢止
無論未退休或已退休人員在84年以前的年資仍可計算18%

我在這個行業
這是我的契約條件
我領得心安理得

要是法律上要驟然停止以前的工作契約條件並回朔既往
不是政治戰口水戰的問題
先聲請大法官解釋法律適用問題吧

再說
全國教師會的老師在優存問題上下足功夫
有很精闢的分析

84年以前年資計算18%沒有問題
因為退休金制度由  "恩給制" (國家給付)  改變為  "提撥制"(由教師與國家共同提撥)
84年前的舊制月退休金 + 18%公保養老優存  =  84年後的新制月退休金  (會大約相同是因為不同制度用不同的基數計算)
所以怎能砍18%

但是18%確有不公義之處
即:
主事者的設計,使得跨越新舊制的某些年資的人,可能得到不尋常的超高退休金替代率 
84年以前退休的人,和84年以後才進入軍公教的人,不管有沒有18%,他們都是大約相同的退休金內涵。

詳閱:公保優存問題與解決方案(張輝山教師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拉高視野 解歷史共業

  • 2011-01-13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單厚之、曾薏蘋/特稿】

     馬總統親自定調要求改革十八趴,要求納入排富條款、檢討所得替代率,也讓公教人員退休待遇問題再次浮上檯面。雖然總統府表示並非要廢除十八趴,但以目前的社會氛圍,改革十八趴、再次檢討軍公教退撫制度,恐怕已是不得不然的選擇。

     十八趴在台灣是一個多數人不懂、也講不清的制度。除了與自己利益有關的軍公教之外,多數民眾根本搞不清楚十八趴的實質內涵,甚至還可能認為所有的公務員都還享有十八趴的優利存款。

     五十年前開始實施的十八趴,是一個和今日完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產物,但在存款利率不到一%的今天,十八趴的持續存在,已經成為一般民眾相對剝奪感的來源。不管是連戰、李元簇每月十幾萬的十八趴,還是某個退伍老兵每個月七百元的十八趴,在很多人的眼裡並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
     雖然十八趴並非法律明文規定,但對退休軍公教人員而言,優惠利率原本就是自己和政府勞動契約的一部份,對部分當初選擇領一次退休金的軍公教而言,十八趴的利息更可能是維持生活的全部。

     早在民國八十四年修法將公務員退撫由「恩給制」改為「儲金制」並停計十八趴年資時,行政、立法兩院就已經預知,部分橫跨新舊兩種退撫制度的軍公教,所得替代率可能超過百分之百;立院去年中修法,增訂了「退休所得不得高於同等級現職人員待遇」的規定,其實已經相對公平、進步。

     馬總統既然開了這一槍,既是不願坐視軍公教被汙名化,如果最後只解決了兩位副總統的問題,恐怕為德不卒。事實上,除了連戰、李元簇之外,若干久任軍公教職,年資本俸愈高者,都有領取超優厚十八趴利息的問題。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據傳都是受益者,藍綠領導人何妨以更寬廣的視野高度解決這個「歷史共業」。

     至於去年考試院端出新版的「十八趴改革方案」,其實是以修正「肥大官、瘦小吏」的錯誤政策為號召。不過,改了半天,卻發現真正的「大官」優存金額不減反增,還要總統出馬,再次要求修法。這本帳,無論考試院或銓敘部怎麼算,都得有人出來負責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節錄自退休大事報乎你知--全國教師會2011.01.12)

 

 

n   勞保年金就是勞工的優存

 

社會以為只有公保有優存,其實從九十八年一月一日起的勞保年金,將一次養老給付轉成終身給付,且憑空提高給付水準,就相當於是勞保的優存,相當於將一次給付變成優存12%,終身發給,而且沒有上限,如果最高四十年,65歲退休,光是勞保將有三萬多的利息成為年金。【40*1.55*43900*1.2(加20%增額年金)=32662元;3060歲退,則是30*1.55*43900=20414元,以上都不含勞退】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轉載100-01-08 牛奶瓶報報)
18% 政黨搞惡鬥 軍公教被潑糞
民進黨好像沒理由在18%罵國民黨

我先聲明,我76年擔任教職,有8年的18%年資,但是71年進師專的時候,我根本不知道有18%,我還沒退休使用18%,未來有沒有,法令怎麼改,我都願意接受。

18%,歷史的產物,該不該改,要怎麼改,都可以討論,但希望是理性討論,而不是政黨搞惡鬥,讓軍公教被公開羞辱,為選票挑起不同職業族群間的對立。

我想,幾乎所有軍公教人員,在進入這個職場的時候,根本不知道有18%這回事,更何況84年後進的人員,根本沒有18%,政治人物害他們也被汙名化,實在是對不起這一大群人。

針對民進黨(民版18%)和國民黨(國版18%)處理18%的問題,簡單提出幾點看法:

●【18%有沒有再度復活】:94年【民進黨陳水扁】政府根本沒廢除18%,有的只是不合理的「合理化」,所以100年【國民黨馬英九】政府就沒有恢復之說,說「復活」的人是白賊。

●【18%應不應該法治化】:民進黨和國民黨執政都發18%,18%既然都在執行,該不該法治化,這點應該很清楚,問題是法治化後的內容是甚麼?所得替代率該是多少才合理?

●【國版18%有沒有更公平】:「民版18%」是「肥高官、瘦小吏」,高官、教授、校長一毛都不少,基層軍公教砍最多,「國版18%」是「依照本俸繳領」,這方面國民黨比民進黨進步多了。

●【國版18%有沒有更花錢】:銓敘部長張哲琛公開宣稱「國版18%」比「民版18%」為國庫年省新台幣1億元,民進黨不要只會亂罵,可以試著算算看,國民黨有沒有欺騙國人。

所以,整體看來,「民版18%」和「國版18%」花的錢差不多,民進黨版比國民黨版更不公平,蔡英文女士應該沒有立場罵馬政府更退步,基層軍公教對民進黨版18%更不能接受。

另外,針對關中先生的發言,我也有話要說,我的職業是「教師」,我也是「一般人民」,我是受僱者,只是僱主是政府,工作上有法令的權利和義務,不同職業有不同的待遇和條件,很難用單一標準做比較罷了。

至於,那位民進黨立委蔡煌瑯的國小老師【涂江營】,自己不把退休金存進去就不會領18%了,他現在77歲至少領了12年的18%,94年以前的18%甚至更多,如果他覺得領18%很丟臉,應該從12年前就覺得丟臉了,想不到他一邊丟臉一邊領了12年,不知道這12年的18%有沒有捐出去做公益?請把12年來的收據公告出來,讓全國同胞一起尊敬一下。

PS.國民黨怎麼了?有時候,一件事,明明做得比民進黨好,但卻被對方罵得無招架之力,這樣的政黨怎麼有競爭力?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【牛奶瓶報報】 發信人:劉亞平 電子郵件:milklyp@ms69.hinet.net
※歡迎推廣訂閱:http://www.kcta.org.tw/maillist/maillist.aspx
※牛奶瓶報報(過往電子報)網址:http://www.kcta.org.tw/milkping/milk.aspx
※若要停止訂閱電子報,請寫信給發信人,我們將為您處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國葬18%(陳文茜)

2011年 01月15日 蘋果日報

先表明我沒有領18%,但十年來我始終反對國葬式地全面批判18%;因為我深知18%制度設計的背景,多半人搞不清楚,只會徒增仇恨。

先談誰領18%?依銓敘部資料,全台現領18%約42萬人,其中一半約20萬人為1983年前已退休者;他們平均近80歲,也是當年18%制度設計時最想照顧的主角。這些人是誰?1970年白先勇寫了一篇文章「國葬」;2001年桑品載以自傳方式,回憶他如何意外流落街頭,12歲成為幼年兵的故事《岸與岸》;2004年齊邦媛編撰《最後的黃埔》;2009年龍應台把桑品載等人包含龍媽媽的故事,寫成《大江大海》。這20萬領18%的人,有一大半就是你我含著眼淚,閱讀這些故事的主角,另一半為當年月薪僅三千的老師們。他們多半退休於1970至1980年代初期,當年薪俸之微薄與退休金之少絕非蔡英文可以想像。以當到「國葬」級的將軍為例,即使一生從戎,位階少將,退休金約130萬;若能活到現在,所謂18%,就是老將軍每月國家給予2萬多,保障起碼的晚年。若是士官級更慘,他們的退休金多則30萬少則10萬台幣,從年少被國民黨抓伕交出一生,依18%他們每月大致領2千至3千元,甚至低於1千元。

應以1995年一刀切

1980年前是什麼樣的年代?1980年我台大法律系剛畢業,我的同學進律師事務所月薪八千元,老師約莫七千元;我在一家國際律師事務所工作,起薪一萬八,數字比現在外勞低,卻人人稱羨。許多人如今以為自己的利息只有1%都不到,為什麼有人可以領18%;他們忘了在1980年代前,我們的國家有多窮,軍公教薪水有多低。這些人奉獻國家一生,國家只是補貼他們退休後面對高物價繁華年代的起碼人生。
因此談18%的改革,馬英九應先宣示凡政府大幅調薪前的軍公教人員,不是18%「改革」反而應是保障的對象!這批人依銓敘部資料平均年齡已78歲;說得坦白些,國家還能照顧他們的日子,不會超過十年。
18%另一批領取者為1983年至1995期間初任公職,其後才退休者,人數約莫22萬人。他們才是真正政府每年補貼700億的主要受惠對象,也是如今18%該改革的對象。以蔡英文為例,她在1995年18%制度終止日前只是擔任政大副教授至教授,頂多6年優惠年資;按理不應高達每月可領六萬多。但考試院一方面喊1995年起停發18%,一方面卻設計大漏洞,讓高官們可大鑽好處。

蔡英文410萬8600元全存入18%戶頭,不是因為她的公保年資長達18年5個月,而是她2007年卸任行政院副院長薪資很高;18%本來應只適用她1995年前教授薪水基準,陋規卻讓蔡英文、姚嘉文及許多高官,全可依退休時高薪追溯18%優存入帳;而且沒有上限。
1995年之後公務員既已適度調薪,沒有當年薪資微薄的狀況,計算基準就應一切以1995年一刀切。之後升官升薪,不可回溯18%;這是基本要件。18%原本是人道性質的法案;不能該人道的僅一千元,不需人道的竟顛倒過來每月領六萬二千八百二十九元。蔡英文可能生氣國民黨操弄公佈她領取的醜聞,可是她在簽領18%,至台銀申請18%,並依副院長薪資比照老兵全存入無上限的18%時,她不覺得這個被民進黨辱罵了十年、還扣上外省人特權帽子的制度,對老百姓太不公平嗎?
許多人可能忘了,最早發難攻擊18%不是近日,而是十年前陳水扁及台聯為了2001年立委大選,當年幾大Call in節目日日爭吵18%。與會來賓將18%=特權=外省人,節目裡挑起族群大旗,告訴農民、工人、非公教之本省人,團結起來「驅逐韃虜,恢復台灣」。這次只是捲土重來。
不同的是,這一次邱毅公布了蔡英文等資料,還了民進黨十年來口中辱罵的老芋仔起碼公道。感謝蔡英文、陳師孟、吳榮義、何美玥、姚嘉文、朱武獻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民進黨18%人物;他們讓18%回到可以理性討論的層次,讓老兵們第一次脫離枷鎖罪名,讓社會知道誰是無辜者,誰是加害者。更重要的,讓改革18%從正確的方向做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咄咄集:這是哪門子的對立

 
作者:吳忠泰 

都說軍公教和勞工對立,5年前如此說,5年後還是如此說,真叫校園內的年輕人忿忿不平。

5年來各級公立學校校園內又多了兩萬名生力軍,這些人不管是正職教師或代理教師,如同民國85年以後任教的其他11萬教師及6萬私校教師一樣,完全沒有公保優存,有的還要擔心退撫基金繳得不明不白,他們為甚麼要被捲入18%爭議?憑甚麼被說是和勞工對立呢?就像高中職以上教師,薪資向來就要繳稅,憑甚麼要被捲入免稅爭議?

即使是有部分年資在85年以前,人數和年資都已不多,該如何處理,有法制、有程序,輪得到天下事無所不能談的名嘴天天說三道四嗎?

在這波爭議中,還被提到的是行政命令的效力。朝野在民國88年通過行政程序法,該法最後一條對於所有未有法源的行政命令訂有落日規定:要求各種攸關人民權利義務者應有法律之授權,並規定至遲應於90年1月1日前完成立法(後來延長兩年)。準此,所有未完成明訂授權者都是當時立法部門和行政部門怠惰的錯。以教育部國立大學附設醫院醫師獎勵金要點而言,照各名嘴的標準,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違章建築──從住院醫師至院長,每個月領取從1萬多到10萬元的所謂不開業獎金,也是完全沒有法源!各政黨會用同一標準來指責嗎?各名嘴願意用同一標準來批評嗎?社會要罵醫師和勞工對立嗎?

在18%爭議中,勞委會完全沉睡。94年起的勞退新制不是被民進黨講成不得了的功績嗎?98年起的勞保年金不是舉世無雙的優惠嗎?政黨再輪替前後的國民年金保險,不是補上社會安全最後的漏洞嗎?現在這些法案的受益團體通通沉默是甚麼意思?歷屆勞委會官員和主委,你們躲得也真是徹底!

教育部也是,數以萬計的新制教師等不到教育部主事者出來講一句公道話!他們每個月扣繳2倍到3倍於同薪級勞工的公保與退撫金,為甚麼其退休所得要被拿來和單一層勞保年金比較?數以萬計的資深教師苦等教育部官員說明:拿民國60、70年代的教師和民間同學歷者的工作所得相比,政府真的沒有虧待當年的老師嗎?報紙上用所有人民、所有企業員工平均值,來和需要專業訓練、經過篩選的教職公職相比,主管官員都沒有出面澄清的必要嗎?

這次爭議,馬政府的團隊能力接近崩盤,多數民進黨公職枉顧5、6年來的社會制度變遷,也是不長進到極點!兩大無能政黨,民國一百年,人民不來個大掃除嗎?
(全教會秘書長)

 

 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andyET 的頭像
    sandyET

    sandyET小木屋

    sandy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